落單時,有人陪伴真好。就是在這種心情下,吃完中飯後跑去租片的。租了《二手書之戀》,這支片子常看到,但始終沒下手。原本以為是如二手書般充滿人情溫暖的劇情,結果落差很大,看完後心情低落了起來。
電影的原名是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一開頭就是Wilbur衝進廚房,扭開瓦斯,吞下一堆藥丸,坐在廚房窗下等死。Wilbur的哥哥Herbert那時正在父親遺留下來的二手書店裡顧店,接到弟弟的遺言電話,丟下顧客不管馬上衝去救弟弟。Wilbur之後又有三次自殺未遂,一次是走到河裡,發現水太淺,死不了;又一次是上吊,被剛好進書店的客人Alice救了一命,Alice後來成為他的嫂子;最後一次是在Herbert和Alice結婚那天的晚上,他在浴缸裡割腕自殺。電影前半部藉這幾字的自殺事件,勾勒出角色的個性和背景,並交織出人與人的關係,是劇情推進的重要關鍵。
故事的場景發生在蘇格蘭,天色始終黯淡,霧靄重重,呼應著劇中大多數人物的心理狀態,冷漠、自我封閉,被過去壓得喘不過氣來。不過,Herbert不一樣,他是一個溫暖的人,關心別人,會主動伸出手來,向外探索。他和Alice結婚為劇情帶來轉折點,一路陰鬱的氣氛開始有了顏色,Wilbur厭世的情況逐漸好轉,甚至對嫂子Alice產生情愫,發生不倫戀。然後,劇情急轉直下,熱愛生命的Herbert卻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末期,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
2007/12/16
二手書之戀
2007/08/05
寫出答案來
一九六三年,芭芭拉‧明托自哈佛商學院畢業,進入麥肯錫,成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顧問。但是,麥肯錫沒多久就發現芭芭拉的數字不太行,倒是寫作方面很傑出,於是就指派她負責提升員工的寫作能力。明托將寫作的技巧發展成一套系統,並於一九七三年出版《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一書,這是過去三十年來麥肯錫培育顧問的經典教材,也是大前研一《思考的技術》的原點。
明托的際遇很有趣。企業經營向來側重數字分析,據以發展策略;寫作、溝通是企業建立共識、累積知識的方法,雖然也同等重要,但相形之下卻較不受重視,明托因而開闢一片天地。
即便如此,時至今日寫作仍是企業知識管理中最被忽略的一環。許多經理人想到要寫報告做簡報就頭大,寧可研讀管理經典,也不願花時間琢磨寫作的技巧。明托指出寫作和思考互為因果,寫不清楚其實反應的是思考不夠精準。除非被迫表達觀點,如寫作,我們是不可能精確地知道自己的想法,可是寫作時,我們大概知道要寫什麼,卻無法具體知道想要說什麼或如何表達。
2007/07/12
中國的科技夢
二○○四年底,中國聯想集團宣佈購併營收比自己大三倍的 IBM電腦部門,登上國際媒體頭條新聞。聯想在國內過關斬將,一路擊敗所有國際知名大廠,成為中國電腦市場第一品牌,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進軍國際,稱霸世界,這樁購併是否能讓聯想完成國際化的壯志和夙願,全世界都在觀望。 經過了兩年多,新聯想已初步嘗到成功的喜悅。據報導,今年以來,新聯想在北美市場已轉虧為盈,在歐洲市場連續三季營收成長都高達百分之五○,當初看衰聯想的外資紛紛改口,股價一路上揚並且攀上新高點。
對中國科技產業而言,二○○四年是個值得記住的一年。除了購併這件事之外,聯想和中國另一家科技企業,四通集團,都正值成立二十週年。 全世界五百大科技企業累計已有67家進駐中關村, 開辦子公司或成立研發中心,中關村正朝全球研發中心邁進。同年,有「中關村第一人」之稱的陳春先辭世。這些悲喜交加的事件撞在一起,北京高科技中心「中關村」又再度引起大眾的關注,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走向牽動著中國科技產業未來的發展。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時政作家凌志軍開始著手撰寫《中關村——中國的科技夢》,並於今年四月在中國出版,簡體字版書名為《中國的新革命:1980~2006年,從中關村到中國社會》。
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內容已經模糊記不得了,但是其中有一個片段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是劇中女主角回憶兒時往事:她的父親送她一盒拼圖,那拼圖很特別,是雙面的,一面是世界地圖,另一面是幅人像,她拼了好久都拼不成,於是跑去跟父親抱怨那拼圖有瑕疵,父親一聽就問她是從哪一面開始拼的,她回答是先拼世界地圖那一面,父親建議她先拼人像試試看,他說:「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世事艱難,人在其中所佔的份量,電影中父親這句話可說是一語中的,然而,真實的世界卻不像拼圖那樣簡單。人是最複雜的動物,所謂「 一樣米養百樣人 」, 性格、成長環境、歷練經驗等因素會型塑出截然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說集合起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光是揣測某個個人的想法和行為都是一件困難的事。「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這句話放在現實世界裡可說是一無用處,反而更點出世事的紛亂。
2007/06/28
程式碼即法律
我們的生活倚賴網路越深,就越發深刻感受網路世界法規制度的不足。去年,部落格圈兩大轟轟烈烈的併購事件,所引發的使用者相關權益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雅虎奇摩併購無名小站,天空部落併購蕃薯藤,這是企業為了策略發展考量所作的決定,旁人本無置喙餘地;然而,無名小站和與蕃薯藤有策略合作關係的樂多都是社群網站,兩者的註冊會員加起來超過200萬人,他們在這些網站上擁有專屬空間,自由發表文字和圖像等內容,並與其他網友交流,猶如在網路上有一個「家」,心靈和精神上的家。他們會在這裡落腳,是經過選擇的,一定程度上認同其主張和價值,而新的經營者理念為何,和原本網站的精神是否契合,這是第一個問題。
再者,社群網站提供空間和服務,使用者創造內容,兩者相生共存,網站的價值,使用者的貢獻不容忽視,無名小站之所以快速崛起,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它也充分意識到這點,甚至允諾實質的回饋。然而,雅虎奇摩併購無名小站,談判和交易的對象是其股東,在目前的相關法規當中,使用者是沒有任何權益可言的,原本的承諾成為夢幻泡影。
2007/06/11
一生的旅行計劃
賽魯斯國家公園(Selous National Park)位於東非坦尚尼亞,面積五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台灣的1.4倍,是全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沒有路,唯一能稱得上是路的,是被大象或偶爾從鎮上返家的村民踩出來的。
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卻有一間豪華的「沙河旅館」,座落在壯麗的盧非吉河畔。旅館總共只有八間客房,每一間都是由石頭和茅草搭建的獨立別莊,各自擁有一方私人的河景。床是四柱大床,具有防蚊功能的帷幕從天花板垂墜下來,整體空間洋溢著濃厚、浪漫的非洲曠野氣息,但是各種現代生活所需的設備卻樣樣俱足,絲毫毋需擔心舒適問題。重點是,旅館專業的嚮導全天候待命,旅客可以坐船遊河,一邊穿梭在河馬、鱷魚群中,一邊欣賞河岸生態;或是參加狩獵之旅,在草原中追蹤大象、斑馬、瞪羚、野牛的遷徙軌跡;甚至可以到野外露營過夜,在非洲滿天星斗的擁抱下享受一夜好眠。非洲是人類的搖籃,要體驗非洲的神祕,生態的奧妙,沙河旅館據說是最好的選擇。吃住和陸上活動全包,每人每天美金425元。水上活動的費用則須另計。
2007/05/09
驚歎愛爾蘭之餘,思索台灣
我們為什麼需要認識愛爾蘭?有三個切入點。
從國家競爭力的角度。過去十餘年來,愛爾蘭締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從「歐洲的乞丐」蛻變成為「凱爾特之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了三倍,二○○六年國民平均GDP為四萬三千六百美金,排名全球第八,是歐盟國家中的第二名。十餘年前和愛爾蘭在差不多起跑點上的台灣,二○○六年的數字是二萬九千美金,第三十三名,。
從在關鍵產業所佔的位置。今天,愛爾蘭已超越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出口國,全球百分之五十銷往歐洲的軟體,在愛爾蘭生產,十大軟體公司在愛爾蘭都設有分公司。在醫療產業,愛爾蘭的重要性也在竄昇。全球前十大藥廠有九家在愛爾蘭設廠,二十大醫療設備製造商以已有十六家進駐,愛爾蘭也是全世界十大藥品輸出國。
2007/04/25
網路百萬富翁
以下這兩個故事,聽了很難不讓人羨慕。
鮑伯是一個查帳員,他討厭他的工作,但是因為工作輕鬆,收入穩定,辭掉可惜,他只好寄情於唯一的嗜好:舊物蒐集。每到週末,他一早就開車到附近鄉鎮的舊貨鋪、二手店、或車庫拍賣去尋寶。偶爾有朋友會請他幫忙找個杯盤什麼的,為了和還保存完好的瓷器配成對。漸漸地,他的名聲遠播,找他幫忙的人越來越多;然後,在眾多親朋好友的勸阻聲中,他辭掉工作,成立了一間公司,把他所蒐集的瓷器、銀器、水晶器皿、以及各種市面上難找的收藏物建立了一套詳細的資料庫。
網路興起後,他以這套資料庫為基礎,成立了一個網站,接連又在eBay和Amazon開設分店,2006年他的公司營收達7,500萬美元,其中一半來自網路。鮑伯的公司,Replacements, Ltd.,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二手/難尋器皿公司。投入電子商務才七年,純粹來自網路的累積營收就超過一億五千萬美金。他認為公司能夠從成立第一年不到16萬美金的營業額,達到今天的規模,網路是最主要的原因。網路不只直接掖助營收,許多實體的生意也都是靠網路引介過來。
2007/04/09
二手新商機
掙扎了許久,我終於還是打了這通電話,請二手書店來家裡收書。
當初裝潢房子時,只要能利用的空間都做了書架,可是一眨眼,書已經塞滿所有的架子,而且還蔓延到書桌、邊桌、茶几、甚至一堆堆疊放在地板上,像長春藤ㄧ樣放肆地滋生。曾經,對於賣書這件事,不只情感過不去,還有一種莫名的罪惡感。但是,隨著年歲漸長,明白有些書就像不合穿的衣服,徒留無益,反嫌礙眼佔空間。
二手書店收書的服務令人很滿意。專業、迅速、不囉唆,估出來的價格也比我原先料想的要好,三兩下客廳一堆長物就消失不見,口袋還多出幾張鈔票,心情頓時大好。我想到我的衣櫃,一打開衣服就排山倒海掉出來。去年我拎了兩大袋衣服丟進社區公園的舊衣回收筒,裡面有好幾件根本沒穿過,如果能像書ㄧ樣可以轉手賣出去的話,行情應該不差。台灣沒有在院子賣自家舊物的文化,網拍倒是不錯的出路。但是,大部分的人平常工作就已經忙得昏天暗地了,哪來閒工夫拍照、寫文案、post到網路上,如果有幸賣出去,還得確認匯款有沒有進來,然後要叫快遞,不然就得到郵局交寄?
2007/03/26
行銷大公民
我很喜歡費歐娜.艾波(Fiona Apple),她是美國一位實力派創作型女歌手,聲音非常有個性。如果你不認識她、不喜歡她,沒有關係,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她2005年發行的新專輯《超凡製作機 》(Extraordinary Machine) 背後的故事。
早在2003年這張專輯就錄好了,不過她和新力唱片都不喜歡。有人介紹她認識一位新的製作人,她讓他試錄專輯裡一兩首歌,結果她滿意極了。她要求新力讓她重錄,但新力不肯,因為第一次的成果已讓他們高度懷疑這張專輯的市場性,再投資是不可能的。幾經交涉,雙方都無法達致滿意的結果,這張專輯於是就被冰凍起來,無緣問世。艾波非常沮喪,自認音樂事業已經走入窮途,她甚至開始找工作。
但不知怎麼回事,這張專輯的一份拷貝竟落到西雅圖一個電台DJ的手中,他播了,很快地,這些音樂開始在網路上流傳,關於這張專輯不幸遭遇的耳語也開始散佈。2004年11月,一個死忠粉絲自掏腰包架設網站,名為「釋放費歐娜」(FreeFiona.com),短短兩個月就號召三萬多名來自各國粉絲的響應,他們甚至跑到紐約新力公司的總部示威抗議,在寒風中高喊:「我們要費歐娜!」新力後來投降了,不但同意發行這張專輯,而且願意出資由新的製作人重新灌錄,如原先艾波所要求的。2005年10月,這張專輯一上市就衝到排行榜第七名,三個月內賣出五十萬張,艾波並獲葛萊美獎提名。
2007/03/22
讀《直覺》
現在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因此只要有書看,或必須要看,必須指不是純為娛樂消遣興趣而看,而是有責任或義務的,比如為了工作能做得更好,或是得寫篇文章什麼的,我都很珍惜,而且會看得很專心,因為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本書,《直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看的。在下了班已經很累的平常日晚上,三天就看完厚厚四百頁,而且字體很小,有點不可思議。其實想想也不奇怪,因為真的太好看了。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很高,行雲流水,一點也不會被卡住,還會一步步陷入。看小說看到欲罷不能的這種境界是最暢快的,閱讀無非也就是追求這個,讓人可以暫時忘記煩人的現實。
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時,誤以為是本科普書,還亂出主意說應該取個副書名什麼的,惹得人家不太高興,才知道原來是本小說,講一個研究癌症的美國實驗室裡發生的事。這種故事我一般而言是沒太大興趣的,沒想到一開始看就擱不下來。
2007/03/21
瞄準御宅族
首先,我們得先澄清「御宅族」的定義。
我有一個同事非常懂電影,不只看得多,對電影的類型、流派瞭若指掌,常常只是要問他某部電影好不好看,他就會像台機器的開關被啟動ㄧ樣,開始滔滔不絕說起這部電影在哪個脈絡、什麼定位、評價如何,從而觸及該類型的經典名片,他甚至能準確描述相關電影裡的重要場景,還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裡頭人物的對白。總之,他的深度令人瞠目結舌。不久前,這樣的「神蹟」又出現了,聽得暈頭轉向的我最後向他道謝時,稱他為令人尊敬的「御宅族」。只見他臉色大變,急忙澄清說:「我不是宅男,我已經結婚了!」
其實,「御宅」的日文「otaku」原只是第二人稱的敬語,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御宅族」首先是由八○年代日本社會學家中森明夫用來統稱熱衷動漫、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後來衍伸為專精特定領域的狂熱份子,類似中文裡的專家、玩家、達人、或音樂聆賞專用的「發燒友」都是。前兩年在日本、台灣都頗為轟動的《電車男》電影和小說的主角就是典型的電腦組裝御宅族,進一步帶動這個詞的應用和普及。但是,許多人望文生義,看到「宅」這個字,並聯想到主角不擅人際溝通、繭居的怪人形象,「御宅族」一詞就開始帶有負面的意涵。
2007/03/20
讀《奇想之年》
連續兩個晚上讀完了《奇想之年》。
第一個晚上,讀到瓊.蒂蒂安從醫院坐計程車返家,一進家門,看到她才剛死去的丈夫的外套和圍巾還掛在椅子上,我的哀傷從胸腔湧到喉嚨,我不由自主發出呻吟的同時,淚水也從我眼中奪眶而出,我丟下書,從書房的椅子起來,跑到客廳,緊緊抱住看棒球正看得起勁的丈夫。「幹嘛了?」我沒有答腔,把他抱得更緊。「真受不了你。」我沒有像平常那樣跟他拌嘴。我想像著,如果有一天,他不能給我抱了…,想到這,我的淚水又決堤了。
《奇想之年》是蒂蒂安描述丈夫死去後一年間她的奇思異想。她和的她的丈夫,約翰.鄧恩,都是當代美國文壇重要作家。二○○三年十二月,先是新婚不久的女兒突然重病入院,兩老束手無策,正值年節時分,備感淒涼沈重;就在一年將盡的倒數第二天,夫婦結伴到醫院探視女兒後返家,蒂蒂安升起爐火,為丈夫倒杯威士忌後就進入廚房做飯,一切準備就緒,正要開始吃飯,本來在說話的丈夫突然停止不說了,整個人不動。
2007/03/17
看新編京劇「金鎖記」
是什麼樣的處境,會讓人「悲也無淚,笑也帶嘲」?
當真愛來臨,年華已老去,性格已扭曲,再也無法體會愛的純粹與美好。
當勝利到手,沒有人一起歡呼,只有暗自舉杯、獨享。
當獲得所欲,赫然發現失去的其實更多。
簡而言之,就是「人生」。
張愛玲的〈金鎖記〉寫的就是人生的不堪。這篇小說我讀過無數次,能夠理解曹七巧這個角色的複雜與深刻,但始終無法喜歡上這篇小說,因為太陰暗了。但是,透過魏海敏以京劇的方式來詮釋,曹七巧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有她的愛欲與掙扎,想望與挫敗,有一定人生歷練的,看的時候都會有椎心的感受,戲裡頭有把人生這種衝突的面向清楚地表白出來:飛揚/墜沈、山高/淵深、風輕/水重、逍遙/羈籠。這種對立是人生不堪、曖昧的根源,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好惡。人生,好似目的就是嘲弄人似的,到最後,讓人們哭笑不得。這就是所謂的「悲也無淚,笑也帶嘲」。
2007/03/12
入世營生
工作這麼多年,若有人挖你的牆角,侵犯你的領土,破壞你的佈局,卻不知防禦反擊,那真是不及格,得留級重修。在寫下這些字的同時,在看似自信滿滿的表情背後,我的血管不知硬化多少,細胞更不知死掉幾億顆,靈魂更是又向下墜落了好幾層樓。
今晚,又是一個悲傷的無眠之夜,真的,像吸血鬼飽餐一頓、過度亢奮、無法成眠。
早些年,碰到這樣的事,我只能瞠目結舌,回家淚溼枕巾,有愛人時相擁取暖。這幾年已越戰越勇,人情事故瞭然於胸,不只如此,還能周旋其中,全身而退。但是午夜夢迴,夜半驚醒,面對自己,只覺得越來越陌生。那種失去的感覺,只有淒涼兩個字可以形容。
2007/02/28
菲奧莉娜的勇敢抉擇
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最大的挫敗是什麼?
你怎麼面對這個挫敗?
你從這個挫敗裡學到什麼?
你花了多久時間、用什麼方法,從這個挫敗裡走出來,甚至超越?
看完《勇敢抉擇》,我一直在想這些問題。我想,菲奧莉娜應該也是試著想回答這些問題,所以才寫這本書。
菲奧莉娜從一家房地產仲介公司的總機小妹開始,一步步走進過去二十年來主宰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企業,包括AT&T、朗訊、惠普,主導惠普和康柏的併購,並獲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女性企業家。這一路走來,沒有一絲的僥倖;幸運,她當然是的,但是她的努力進取,積極熱情,才是她卓越成就背後最主要的原因。也因此,當二○○五年惠普董事會逼她辭職時,她始終無法理解,到底她是哪裡做錯了,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2007/02/10
維基經濟學
自從讀了《網路巨變元年》之後,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我們正處在兩個世界的夾縫之中。
一邊是大家所熟悉的世界,我們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在清楚的框架邏輯裡工作和生活;同時,我們正親身體驗另一個世界的形成,在網路上。許多在實體世界做不到的事,在這裡都有可能。它的未來,超過任何一個人的想像,但是每個人都有份,因為我們都參與創造。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它正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以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最近,剛好有兩則新聞,頗能描述這種處境。首先是瑞典宣佈要在知名的線上遊戲虛擬世界「Second Life」裡設立大使館,處理居民對瑞典的任何問題,以推廣國家形象。這恐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政權參與虛擬世界的例子吧,如此一來,實體與虛擬這兩個世界的界線是什麼,我們的思考開始被顛覆。
2007/01/24
Google未來
關於廣告,有一句名言:「你花在廣告上的錢有一半是浪費掉了。但問題是,你永遠不知道浪費掉的是哪一半。」
最近,兩則關於廣告的新聞引起相當矚目。一是2006年截至第三季結束,Google的廣告收入成長65%,佔美國網路廣告總值的四分之一;入口網站Yahoo的佔比僅18%,成長率也只有17.5%。換句話說,Google已成為美國網路廣告最大通路商,堪稱是最大網路媒體。
第二則新聞發生在台灣,還是跟Google有關。Google AdSense發表繁體中文版,在部落格圈引起騷動,許多知名部落客相繼掛上AdSense,成為Google AdWord的下游通路,其中人氣部落客艾瑪短短一個星期累積的營收就超過一百美金,大家正翹首企盼艾瑪收到Google寄來一千美金支票的那一天。
這當然是一件大事。Google廣告業務的成功關鍵在於廣大的使用者,這包括使用其搜尋的人,和加入AdSense的網站。前者提供搜尋時鍵入的關鍵字,後者提供網站內容,讓Google得以比對並置放最適合的廣告。Google取之於民,也用之於民,願意開放與眾多網站分享收益,尤其是部落格,因此有了獲利模式的想像,媒體的角色也才正式確立,不再只是奠基於理想和熱情的業餘嗜好。
2007/01/08
活著就是贏家
You are in danger of competitors,
you are in danger of doing things, but most importantly,
you are in danger that the way you have conducted your business
is going to lose relevance."

這句話是出版於十年前的《十倍速時代》的原文書名,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作者是前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當時的英特爾聲勢如日中天。葛洛夫自1987年擔任執行長,到1998年春季交棒並升任總裁這11年期間,英特爾的營收從19億美金往上翻了將近14倍,來到263億;獲利表現更是驚人,從不到2.5億足足成長了25倍,達到61億。英特爾名列美國歷史上最會賺錢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