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8

菲奧莉娜的勇敢抉擇

勇敢抉擇
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最大的挫敗是什麼?
你怎麼面對這個挫敗?
你從這個挫敗裡學到什麼?
你花了多久時間、用什麼方法,從這個挫敗裡走出來,甚至超越?

看完《勇敢抉擇》,我一直在想這些問題。我想,菲奧莉娜應該也是試著想回答這些問題,所以才寫這本書。

菲奧莉娜從一家房地產仲介公司的總機小妹開始,一步步走進過去二十年來主宰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企業,包括AT&T、朗訊、惠普,主導惠普和康柏的併購,並獲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女性企業家。這一路走來,沒有一絲的僥倖;幸運,她當然是的,但是她的努力進取,積極熱情,才是她卓越成就背後最主要的原因。也因此,當二○○五年惠普董事會逼她辭職時,她始終無法理解,到底她是哪裡做錯了,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敘述的口吻很誠懇、自然,好像菲奧莉娜就在面前親口對你說一樣。這種企業名人自傳一般而言都是有人操刀,也就是所謂的ghost writer,有些人會掛名,大部分是不會。我在中文版版權頁沒看到,到Amazon也沒尋著。這麼做,只是想對執筆的人表達一份敬意。

Amazon這本書的網頁上有菲奧莉娜談這本書的影音檔,約五分鐘左右。一開始菲奧莉娜的聲音有些微微顫抖,讓我想起書中她說,直到現在,要上台說話時,她還是會害怕、緊張,得想像跟某一個人在對話,來穩定自己的情緒,表現才不會受影響。類似這種職場上會碰到的各式各樣的情況,菲奧莉娜在這本書中直言無諱地分享,這點是《勇敢抉擇》和其它企業名人傳記很不一樣的地方。大部分的企業名人傳記都凸顯主角的堅毅果決、雄心視野、非凡卓越,而《勇敢抉擇》卻著墨很多在菲奧莉娜的掙扎、體驗和心得。除了關於上台講話這段,我也很喜歡她強調一些基本管理能力,例如,理解並掌握事情的核心,並準確傳達,這看似平凡無奇,但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需要費心學習才能確實做到,也才能真正造成影響。這種坦白無形中拉近了讀者的距離,原來成功的領導者也有恐懼、也需要學習奮鬥。不過,我認為,恐怕只有女性企業家才會表現這一面吧!

在這短短的五分鐘裡,菲奧莉娜談恐懼、抉擇、和領導。她認為領導無關頭銜、管多少人、有多少資源。領導是帶領一群人促成正面的改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領導,在網路時代更是如此,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發掘周遭人領導的潛力,並協助他們發揮。領導和管理不同,管理是在已知的情況下產出結果,領導是改變現狀,追求更好的可能,而這麼做勢必會挑戰既有的權力結構和利益關係,因此領導是一件艱難的事。很多人選擇不擔任領導的角色,因為太可怕了。她說她從未選擇要做執行長,只是機會朝她而來,她勇敢的接受挑戰。當面臨抉擇的時候,唯一需要傾聽倚重的,是靈魂。她說:「無論做什麼選擇,千為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因為一但這麼做了,沒有人會償還你。」

勇敢抉擇》也是一本關於政治的書,辦公室政治和真的政治沒有兩樣,都是看權力在誰手上,誰失勢了,誰想奪權,誰奪到權力。我們公司高階主管每天角力的實況,在這本書裡幾乎都可以找到對照。

我想,菲奧莉娜某種程度應該是一個理想性很高的人,才會在這一本回憶錄裡用上「靈魂」這兩個字。政治是不講靈魂的,在職場上,不吝賤賣靈魂才會成功。她被迫離職不是因為領導無方、績效不彰,她的挫敗是政治敏感度不夠,手腕有待加強,雖不至於是誤闖叢林裡的小白兔,但,她就是輸在辦公室政治上。

這算是什麼挫敗?就像蘋果和橘子兩個不能放在一起比較是一樣的道理。

或許,這也是她到現在都還沒有真正回到職場上的原因吧。如果我是她,我的選擇也會是這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