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5

讀《查令十字路84號》

nephew
有一本薄薄的小書,在我們書店這一行裡有著重量級的地位,它就是《查令十字路84號》。

嚴格說來,這是一本書信集,記錄ㄧ個住在紐約的窮酸女作家和倫敦一家舊書店,隔著大西洋、前後長達二十年的交易往來。女作家買舊書表面上雖是出於經濟考量,實際上則是因為她獨特、挑剔的閱讀品味,對選書、版本、設計、紙張、裝幀等要求嚴格,而這家擠身倫敦著名舊書店街的馬克書店,也以專業和服務贏得女作家的信賴,甚至友誼。二次大戰後英國物資缺乏,實施配給制度,她逢年過節必郵寄雞蛋 、火腿等食品,表達她對書店工作人員衷心的關懷與感謝。

女作家和書店員工終其一生未曾謀面,但他們之間卻宛如相知一生一世的摯友, 原本平淡無奇的商家和顧客的買賣關係昇華了,透過對書、對閱讀共同的熱愛。

《查令十字路84號》是真實的故事,對書店工作者來說,自有其迷人、振奮人心之處,但是它真正的力量來自於純粹,透過書信往返這種直接了當、近乎白描的形式,揭露書店的本質和價值,亦即專業的閱讀建議與體貼完善的顧客服務,才是書店的根本,這個做到了,才有故事,才有傳奇。這也是為什麼當煩瑣的作業流程把我們搞得怨聲連連,心浮氣躁,當產業前景混沌低迷、閱讀風氣不見提升,我們總會回過頭再讀它一遍,在故事中重新溫習讀者與書店的關係,想像昇華。

逛逛書架然而,讀者與書店,這事物的核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書是全世界最複雜的商品,首要原因是品項多,需求分散。以台灣為例,平均每天出版一百種新書,出版社首刷印多少量,書店採購進多少本,陳列在什麼位置,每一環節都影響著一本書的命運,再把書店有限的空間考量進去,書店作為讀者與書相遇的場域,不無力有未逮之憾。再來談讀者端的需求吧,那又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迴廊。不容否認,大量生產、行銷掛帥的年代,閱讀也走流行、口味亦漸趨同,但不變的是,沒有兩個人家裡的書架風景是相同的,一如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特的心靈 。

「春天快到了,找本情詩給我,不要濟慈和雪萊。我要大膽說愛的那種。你自己判斷。」女作家在一九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寫給馬克書店的信上這樣說道。

書店這一行之所以有趣,之所以再怎麼艱難也令人不忍離去,就是這一點,這種相知、相遇的偶然與感動,但是,這是多麼巨大的挑戰啊!

於是,我們才能瞭解,為什麼聰明過人的貝佐斯九○年代中期離開華爾街,搭上網路創業列車時,竟是在網路上賣書。貝佐斯肯定也是個愛書人,才能一下就抓到這行的精髓。

隨著亞馬遜相繼推出書籍內容試看、內容全文檢索、書籍分章銷售等機制,放心好了,書店的演化還在進行中,書店的革命還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