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8

機會成本

致命的均衡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有一些情況總是無解,挺煩人的,比如他總是記不得我託付的事,我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到最後威脅、恐嚇等招式盡出,卻還是常常誤事。有次氣到不行,我詛咒似地撂下狠話:「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還想做什麼大事!」可是,這就奇了,自己的事他可從來沒有閃失過,而且做得還不錯,可見我這論點是有問題的,只能自己生悶氣。

最近我終於明白這是什麼道理,也比較能釋懷,簡單說,就是「機會成本」的概念。我的事耽擱了,充其量被臭罵一頓,反正老夫老妻這麼多年也不少這一次;但是,他的研究計劃可不能有一絲差池,學術聲譽、評鑑升等,這可是一輩子的賭注。換句話說,惹我生氣所必需付出的「成本」,遠遠低於耽誤研究工作所需承擔的「後果」,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優先順序就很清楚了。

早知道可以這樣想事情,就不用心裡犯嘀咕,白白浪費許多美好的光陰;畢竟,我關心他的生涯前途遠勝於我那些無謂的「小事」!

這觀念的轉變來自於我最近讀的一本推理小說,《致命的均衡》,故事是關於一個哈佛大學年輕教授因為升等被駁回而自殺,之後校園陸續發生離奇命案,死的都是教評會的成員,種種線索指向年輕教授的未婚妻,因愛生恨而出毒手。這本推理小說有趣的地方在於故事中扮演偵探角色的是一位經濟學教授,他從「機會成本」的概念出發,對年輕教授的自殺始終大惑不解。如果他是福爾摩斯,經濟學的第一課,「供需法則」,就是他的華生,愛與恨、仁慈與背叛,人類之間所有感情的難題,他都可以用經濟學的原理來分析,看他抽絲剝繭,推敲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動機,讓我對搞懂經濟學又重燃信心!

蘋果橘子經濟學一談到經濟學,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貨幣、稅率、投資等複雜的概念和專有名詞,不由得頭痛了起來,所以經濟學又被稱做「憂鬱的科學」。但是,經濟學其實可以運用在許多有趣的主題上,因為說到底,經濟學處理的就是解釋「人類如何得到他們的所需」,生活中看似錯綜複雜的事,只要從「誘因」的角度稍稍往下挖,再從遠處著想,很多事情便昭然若揭。去年在美國出版、至今仍熱賣的《Freakonomics》﹝甫由大塊文化出版,中譯書名:蘋果橘子經濟學﹞,以及前文提到的史匹曼教授經濟學推理系列,都可以讓人以輕鬆有趣的角度理解經濟力量如何影響世界的運作。

被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原本致力成為道德家,但在那資本主義剛萌牙的年代,深感這股新興力量將對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最後成為一位經濟學家,提出個體「自利」的本能猶如一隻「看不見的手」,主導市場運作。「道德」是人類想像中理想社會運作的方式,但是真實世界的運轉靠的是經濟學,任何人任何時候,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都在精密運算對自己最有利的情況。

然兒,個人從自利角度出發的算計結果對整體往往不見得是最好的,此即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納許所提出的「囚犯困境」,賽局理論的重要性與應用之廣便是奠基於此,如何獲致所有人的最大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也就「計利當計天下利」。

實不相瞞,我曾經算計過,如何在兩人生活裡徹底貫徹我的意志,但考量他做為一個社會科學家,懷抱遠大的理想和不絕的熱情,為大局著想,唉,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