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9

二手新商機

二手貨與新商人掙扎了許久,我終於還是打了這通電話,請二手書店來家裡收書。

當初裝潢房子時,只要能利用的空間都做了書架,可是一眨眼,書已經塞滿所有的架子,而且還蔓延到書桌、邊桌、茶几、甚至一堆堆疊放在地板上,像長春藤ㄧ樣放肆地滋生。曾經,對於賣書這件事,不只情感過不去,還有一種莫名的罪惡感。但是,隨著年歲漸長,明白有些書就像不合穿的衣服,徒留無益,反嫌礙眼佔空間。

二手書店收書的服務令人很滿意。專業、迅速、不囉唆,估出來的價格也比我原先料想的要好,三兩下客廳一堆長物就消失不見,口袋還多出幾張鈔票,心情頓時大好。我想到我的衣櫃,一打開衣服就排山倒海掉出來。去年我拎了兩大袋衣服丟進社區公園的舊衣回收筒,裡面有好幾件根本沒穿過,如果能像書ㄧ樣可以轉手賣出去的話,行情應該不差。台灣沒有在院子賣自家舊物的文化,網拍倒是不錯的出路。但是,大部分的人平常工作就已經忙得昏天暗地了,哪來閒工夫拍照、寫文案、post到網路上,如果有幸賣出去,還得確認匯款有沒有進來,然後要叫快遞,不然就得到郵局交寄?

二手貨與新商人》ㄧ書呼應了我的想法。以美國為例,曾經在eBay上買賣過東西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買家,賣家只佔5%。但是,這個市場卻越來越大。2004年eBay已成為美國第十一大零售商,僅次於Wal-Mart、Home Depot、和Kmart。台灣蒸蒸日上的電子商務情況也是相同,2006年市場規模已達1,452億,其中網拍佔比超過35%,約514億,幾乎是太平洋Sogo百貨一年營業額的兩倍,也遠遠超過台灣最大的百貨集團新光三越。

網拍潛力無窮,現在還只是開始。《二手貨與新商人》指出,美國人堆放在家中儲藏室裡不要的東西,保守估計總值至少有2,200億美金,若拿到網路上去拍賣,打個兩折就比2004年eBay的營業額還要多上100億。需求是一定有的,正如同我塞爆的衣櫃;也不用擔心沒有買家,一個人的垃圾很可能是另一個人的黃金。前一陣子朋友來家裡玩,言談之間提及要去買果汁機,我靈機一動在久未打開的壁櫥裡像變魔術一樣挖出三年前尾牙抽獎摸到的一台果汁機,賓主盡歡。可別忘了,「酒咁倘賣無」可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

網路時代,正是二手貨買賣的大好時機。一是流通機制完備,商流、金流、物流俱足,便利、快速又安全;二是網路無遠弗屆,上網就能參與,參與的規模越大,就越能呈現需求與供給的真實樣貌,物品理想的價格也就出來了。這就是eBay創辦人歐米迪亞的理念:網拍是最完美的商店。

二手貨與新商人》指出,在網路上買賣二手貨,未來將會像上網一樣,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距離這個不遠的未來,只差臨門二腳:一是心態的改變,二是網拍服務商的加入。

網拍平台促進人們出清不需要的物品,從中獲取收入,可以同時改善精神和物質生活,從「賣」的這個角度而言,大部分的人是不會有心理障礙的。麻煩的反而是「賣」這件事的煩瑣細節。但是,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給,正如股票買賣有經紀人一樣,所謂二手貨托售商這樣的服務形態正在美國崛起,連郵政業者也來搶搭這股風潮,推出快捷的遞送服務,力圖在網路時代開闢新商機。至於「使用」二手貨這件事,《二手貨與新商人》指出,名牌的二手貨流通佔網拍市場一定的業績佔比,從而促進名牌業者加速推出更新的設計和商品,對整體市場具有正面的帶動作用。此外,因應仿冒的問題,也興起了所謂第三方品質認證的服務形態。

根據《二手貨與新商人》,網路二手貨拍賣市場帶動起各式各樣的服務商,正是網拍時代來臨的前兆,「放手經濟」即將來臨,我們所有的物品都只是暫時性的資產。未來,任何人只要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手中物品的價值與效用生命週期,就能已較少的成本,過著更富足的生活。

嗯,聽起來很好,雖然有些不可思議。首先,只要有人可以來我家處理那些已經不需要的衣物,我就什麼都相信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