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告,有一句名言:「你花在廣告上的錢有一半是浪費掉了。但問題是,你永遠不知道浪費掉的是哪一半。」
最近,兩則關於廣告的新聞引起相當矚目。一是2006年截至第三季結束,Google的廣告收入成長65%,佔美國網路廣告總值的四分之一;入口網站Yahoo的佔比僅18%,成長率也只有17.5%。換句話說,Google已成為美國網路廣告最大通路商,堪稱是最大網路媒體。
第二則新聞發生在台灣,還是跟Google有關。Google AdSense發表繁體中文版,在部落格圈引起騷動,許多知名部落客相繼掛上AdSense,成為Google AdWord的下游通路,其中人氣部落客艾瑪短短一個星期累積的營收就超過一百美金,大家正翹首企盼艾瑪收到Google寄來一千美金支票的那一天。
這當然是一件大事。Google廣告業務的成功關鍵在於廣大的使用者,這包括使用其搜尋的人,和加入AdSense的網站。前者提供搜尋時鍵入的關鍵字,後者提供網站內容,讓Google得以比對並置放最適合的廣告。Google取之於民,也用之於民,願意開放與眾多網站分享收益,尤其是部落格,因此有了獲利模式的想像,媒體的角色也才正式確立,不再只是奠基於理想和熱情的業餘嗜好。
2007/01/24
Google未來
2007/01/08
活著就是贏家
You are in danger of competitors,
you are in danger of doing things, but most importantly,
you are in danger that the way you have conducted your business
is going to lose relevance."

這句話是出版於十年前的《十倍速時代》的原文書名,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作者是前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當時的英特爾聲勢如日中天。葛洛夫自1987年擔任執行長,到1998年春季交棒並升任總裁這11年期間,英特爾的營收從19億美金往上翻了將近14倍,來到263億;獲利表現更是驚人,從不到2.5億足足成長了25倍,達到61億。英特爾名列美國歷史上最會賺錢的公司之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