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吃到Mr. Donut的甜甜圈了。在排了兩個小時又五十分鐘的隊之後。我和友人一走出店門,就迫不及待從紙袋裡拿出盒子,各自挑了一個甜甜圈,站在路旁吃了起來。風輕輕地吹著,陽光穿過窸窣搖晃、枝頭新發的嫩葉灑在身上,香Q帶勁的麵糰鞭策著齒頰不住地咀嚼,甜蜜的滋味在口中逐漸漫溢開來,剎那間,通體舒暢莫名,我們相視而笑,心中不由得生起「人生至此,夫復而求」的慨嘆!
不過就是油炸甜圈餅嘛!值得耗費大半天的光陰、承受得起這般歡呼讚頌嗎?
「吃」這件事,從來就不是用理性丈量的,比起日本人「拼死吃河豚」的凜然與豪情,台灣人排隊買甜甜圈,實在不足掛齒。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倒以為這是一件應該高興的事,要造成「趨之若鶩」的現象有兩個前提,一是能夠判辨鑑賞,二是願意優先配置資源。Mr. Donut進駐台灣後,坊間出現的冒名品牌不知凡幾,半年下來,人們還是寧可投注現代人最珍貴的資源「時間」,在意的無非就是「嚴選素材」和「現做現賣」這兩項美味的保證。
2005/04/25
排隊買甜甜圈
2005/04/18
結婚十二年--悼舊時代的103封絕版情書
二○○五年一月十二日,星期三,陰天,氣溫最高18度,最低15度,降雨機率30%。
起床淋浴後,他切水果、起士、麵包,下樓拿報紙;我磨豆子、煮咖啡,然後開音樂。我總是先吃完早餐,就開始梳洗,準備出門;他則頭也不抬地繼續盯著報紙,專注的神情彷彿想把每一個字都吞進去。上車後,轉到FM 93.1收聽八點鐘的「BBC World News」,一路上我們會先在和平東路、復興南路口和那儀態威嚴的義交打照面,經過建安國小時,送小孩上學的父母不守交通規則,他開車總會特別警醒,我則自顧興致盎然地看著活蹦亂跳的小學生,跑跑撞撞衝進校門。送我到公司後,約莫十分鐘他也抵達辦公室。晚上七點到七點半之間,他會打電話來問我可不可以下班了,接了我之後就一起吃晚飯。
那天,我們去小李子吃清粥小菜,常去的一家店,一個禮拜總有兩三天的晚餐是在那兒解決的,但是我特別記得那一天,因為那是我們結婚十二週年的日子。
訂閱:
文章 (Atom)